还不赶快来体验!!!
李迎珍神情温和了不少,建议:“昕婷,照他说的弹,前五个小节。”
这点要求喻昕婷还是能基本满足,她再来一遍,不少人点头称道。
杨景行却要求高:“还可以再稍微大一点,这是不是能让为你们想到肖邦第四谐谑曲的开头……”
第一次站在讲台上的杨景行还会引申侃侃而谈了,室内的气氛也终于像个交流会了,也没人不满杨景行给自己贴金的嫌疑。
按照李迎珍的要求,杨景行把喻昕婷在演奏自己作品时显现出来的问题顺着谱子一个个地往下抓。绝大部分是细节,是对普通学生而言没有比较和提点就难以自己意识发现的细节。
逐渐地,老师和同学们也开始加入讨论,老师大多是补充和说明杨景行的观点意图,学生主要是提问请教。虽然比较起传统曲目来是一首大家都比较陌生的曲子,但是也没怎么冷场,一个小问题也能激发出不少观点认识,并且已经能有人开始理解作品的情感内涵了。喻昕婷似乎也乐于当一件教学工具,不怕把自己的不足之处暴露出来。
大概一刻钟后,才说到了乐章中段,正是精彩的主题对比冲突处,大家议论得比较热火。一个男生刚站起来向发问,但是又立刻坐下去了,因为前面的陈羽举手了。相对她这么长时间的淡定,手还抬得蛮高的。
杨景行还绅士地:“请。”
陈羽不站起来,像个专业严谨的记者:“请问,你的这些分析,是站在作者角度还是演奏角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