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第二日的时候,林海就让那些工匠忙活起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制造水利的工匠,让他去勘察地形,然後制定如何规划水利,林海不想等到冬日农闲再来弄了,边种地边弄吧,最多就是工钱贵一些。
除了水利之外,孙连山还带来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农过来,能认字有学识的老农,据说在泰州曾经是基础的农业官员,育种选种有一套,林海也交了事情给他忙。
再接下来就是让工匠打造水车了,青木县的地形b这里平坦得多,刚好大部分田地又是在河边,所以用不着水车,但这里不行,去年林海考察田地的时候就发现了,不少田地离河床太高,林海又造不出cH0U水机,那麽水车就太重要了。
林海记不到水车的构造,只能画一个大致的成品图出来,就是一个巨大的圆形水车,可以利用流水或者人踩的方式,把河水带到高处。
给了一个概念,就靠着工匠去研究了,除了水车之外,还有一个东西就是打谷机,就是把稻谷从稻禾分离的一种机器,滚筒上装一些铁环,左右两边用齿轮相连,用脚踩踩动之後把稻禾伸进滚筒里,到时候那些铁环会把稻谷分开。
这玩意林海没用过,不过林海见过,去同学家的时候见过他们怎麽用的,据林海说,八十年代出生的农村人对这玩意都很熟悉,林海也只是给一个概念,让工匠们去研究。
林海把自己记忆里的所有农具都列出一个概念出来,尽量和这些工匠说清楚形状,用途,让他们去打造,林海不限时间,条件随便提,材料随便造,失败了也不怕,只要弄出来就是有大赏。
·······
就这麽忙忙碌碌的,一眨眼春耕都结束了,孙连山跟着林海也是累得够呛,他没见过这麽忙的东家,什麽都要管,而且什麽都要提出不一样的意见来,要求做得更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