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三八章 希望 (4 / 9)

还不赶快来体验!!!

        “五年之后,当我们的联赛从基础设施到俱乐部的建设经营都逐步走上正轨后,每场比赛的现场观众只要能占到一个球场看台的六成,那么我认为这改革可以说初步成功了。这就是市场的验收,如果达不到验收标准,那么我们就玩完!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群策群力,共同把工作做好。留洋也好,请洋教练也好,这些都只能在一段时间内改变我们的现状。什么是中国足球的根本?联赛!鲁迅说过:‘中国不缺乏天才,但缺乏产生天才的土壤。’联赛就是中国足球的土壤,任何东西都是从这土壤中生出来的。只有把联赛搞好了,观众人数多了,电视转播更加赚钱了,足球周边产业逐步发展起来了,俱乐部的曰子好过了,我们才算拥有了一个片可以自己培养天才的自留地。”陈炜在得到了刘建的支持后,底气也明显足多了。在会议上慷慨激昂的给所有人描绘了这么一幅中国足球的未来蓝图。说起来讽刺,陈炜一直强调搞足球要和政治分离,和经济接轨,可是在关键时刻,他却必须得到上面领导的支持才能继续他的改革大计。

        陈炜很有野心,如果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那么他就要做中国足球改革的总设计师。

        在去年足协和各俱乐部争个不休时,陈炜没有参与其中,他就是在思考联赛·足协·俱乐部·球迷之间的关系。

        其实中国足协长期和媒体、俱乐部关系紧张是不正常的。因为本来大家的目的都是一致的。足协致力于提供好的游戏环境,让参与游戏的俱乐部们乐在其中,赚在其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而不是年年被逼着做假帐,打肿脸充胖子。当俱乐部能够赚到钱后,他们会加大投入力度,在主观上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但客观上却帮着足协共同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也为他们自己创造了好的投资环境。

        这其实就是一个圆。画好了是一个良姓循环,画不好就成了恶姓循环。现在的中国足球就属于连圆都画不好的地步。

        足协的官僚主义色彩浓重,他们很多人搞足球,不是因为想搞,不是因为真正把足球当作了一项事业来搞,而是出于捞政绩,混官职的目的,大搞各种成绩指标,“政绩足球”就成了中国足球的一大特色。

        从这点来说,早已卸任的王俊生当初搞足球职业化,是真的在搞足球。而刚刚卸任的罗文强呢?则是在搞政治,不是搞足球。

        十二月的足协主席述职中,所有五位主席都说自己“工作称职,对得起党和领导”。也许这里面只有主抓奥运男足的陈炜还算称职,其他几个嘛……啧啧,真是大言不惭,吹牛不打草稿。搞足球的人要对得起党和领导做什么?最应该对得起的球迷,他们全都对不起。当然从“对得起党和领导”这句话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便是官僚足球,这便是政绩足球。

        ※※※

        在想通了这种种关系,及其背后的一些原因后,陈炜才提出了“足协应该和俱乐部携手合作,共同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联赛环境”这样的观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