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陈太后听罢,不禁长叹口气道“天籁啊,如今你不是过去上朝议政的臣子,而是君王。今日老丞相已然替你排忧解难,甘愿充当黑脸人,不惜被王氏兄弟的亲族唾骂怀恨。而你,却因为妇人之仁如此仁慈,你是惜才,但却为将来埋下祸根。此事,你实在处理的不妥。明日早朝时,便叛王氏兄弟二人问斩吧。倘若果真依律判决,理当是诛九族之大罪,老丞相如此决断,已然是考虑到你心地仁厚了。”
“可是……”
“没有什么可是!”
陈太后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动怒斥责。
天籁公主一时没有做声。
这时候,老丞相和左庶长都插不上话,心里都明白,太后的决议是正确的。太过心慈手软,不是为王之道。看似牺牲了王氏兄弟,让人不忍。但如果因为对王氏兄弟轻饶导致心怀不轨之徒没有顾忌的作乱,那将会牵连更多无辜死伤。
这正是,舍小仁、求大仁之所必须。
陈太后见天籁公主默然不语,以为她已经明白了道理,正要交待其它时,突见天籁公主跪地伏首道“太后既然对天籁不能一视同仁,既然认为天籁不能为王,请允许天籁将王位传于信侯。”
“你!”
太后不禁勃然大怒,以为天籁是小孩子脾性,却又迅速按捺,质问道“你倒是说说,哀家如何没有一视同仁了!王位之事,岂能儿戏,今日立你,明日就改他人?岂非让天下人以为,郑国的君王是哀家了?哀家废子之举,难道是为了与权势?若非为了郑国基业,哀家岂能如此?”
“当初王兄继位,初时诸多决议让人非议,但太后从不干涉。太后当时曾说,君王之事,如非不得已,太后也不能够干涉。否则就成了后宫涉政,君王便没有了威仪,君王便成了傀儡,有名无实,国家必然不稳。太后既然让天籁继承王位,为何当初能够对王兄如此相信,却不能够同样的相信天籁?天籁知道太后是为郑国社稷,但天籁认为,为人君王者,倘若不能爱民,就不能够竖立声名、就不能够领导臣民、就不能够让国家昌盛繁荣安定长远。王氏兄弟冒犯之罪固然是实,但女王之事,原本就惊世骇俗。如王氏兄弟这般刚正不阿又年轻气盛者,不能够明白此举的迫不得已并不奇怪。假以时日,他们在大牢中沉静反思,必然能够明白过来。倘若如此,又怎会继续反对天籁登位之事?倘若如此,将来他们仍是郑国的栋梁之材,此刻斩杀,如何可以?假使王氏兄弟始终执迷不悟,不能够明白关键,只顾为保守认识所阻,不知道放眼天下大局考虑。那么,太后认为留之为祸,天籁纵然心中不忍,也实在不能再说什么。然而,此时此刻,天籁绝无法下令斩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