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他们在采访到一些重要新闻以后,会以一种统一的稿件方式发给全国的需要稿件的媒体,这就叫做通稿。
后来,很多组织或企业在举办活动需要对外发布新闻的时候,为了统一宣传口径,也会撰写新闻通稿,以提供给需要的新闻媒体。
通稿算是一个传播术语,也是一个圈内人耳熟能详不言而喻、圈外人耳生不详言而不喻的名词。
被采访地方和单位备下标准的本报讯通稿,不需要到达新闻现场,不需要采访任何人,甚至不需要动笔,署上名刊发就是了,没有知识产权之争,也不必顾虑报道失实。
这个惯例确有其原因,因为重大事项的新闻发布,在很多时候必须统一文本,重大新闻事件报道,在很多情况下,需要统一口径。
还有,报道任务下达往往是今天布置,明后天见报,就是火箭速度也腾不出采写时间。情急之下,只能是电子文本飞来飞去,剪来剪去,这似乎也不能求全责备。
但是采用通稿,也有很多弊端,比如说在一些企事业单位当中,长官意识比较强,常常会在通稿中出现领导的表态,若是碰到公共危机事件,任凭不懂传播规律的领导瞎折腾,其通稿往往就会产生不利的后果。
对于昨晚上的事情,孔有为是亲历者,而且也明白市里面主要领导的想法,所以他是知道应该把握一个什么方向的。
只是还有一点,就不大明确,那就是关于林萧所起到的作用这一段儿,是否需要保留下来呢?对于这个问题,孔有为也有点儿拿捏不定主意。
照他自己的看法,市委书记张成林和市长吴润泽,肯定是不希望看到林萧大出风头的,但是林萧自己会怎么想,那就不好说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