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八十章 进山采玉 (4 / 9)

还不赶快来体验!!!

        “古代的当地人采玉,主要是沿河流捡挖。”导游一路上就跟他们介绍说道,“每年夏秋之际,冰川融水年夜涨,从人迹罕至的崇山峻岭中奔流而出,不单养育了生灵,还冲刷下无数白玉青玉。所以史书上就说,每岁秋,国人取玉于河,谓之捞玉,据说河水日亮光处和月光盛处,必有美玉。”

        进山,看上去很美,对于进山的人们而言,其实是一件苦差事。

        昆仑山地处内陆,属于干燥少雨的年夜陆性天色,平地上地貌贫瘠,到了海拔高处,因为天色变冷而降雨增添,草木却可以存活,是以植被强大。

        再向上,天色极冷,草木残落,又是光秃秃的山梁。

        故而放眼望去,山谷里寸草不生,裸露着干巴巴的黄土和山岩,山腰处却绿草遍野,长长的草叶随风招摇。

        这种植被分布的反常现象是西北干旱天色的特色,在天山、祁连山都有分布,有些地域甚至有茂密的森林在山腰,郁郁葱葱,颇为壮观。

        正因如此,在昆仑山海拔三、四千米高度,才可以栖身农耕和放牧的人们,内地来的人见了,第一印象就是灵异。

        林萧他们都是骑着驴子,一路向山上行去,山势愈加陡峭。

        说起来,冬天真不是什么进山采玉的时候,毕竟这边儿比较冷,山顶上的冰焉能常年不化,行路艰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