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娘娘庄虽都是上等好田,但地处极大宗室庄子中间,万一遇上事,就怕宋家到时候护不住。相对的来说,银杏庄那边位置偏一些,田也只是中等和山坡地,不招人眼。
周氏的意见与宋玥相同,婆媳俩都没想起来与江寒提,就把老江家以后的根基祭田定在了银杏庄子。
考虑到留退路,宋玥就让江冬生去衙门里走了一趟,顺着银杏庄东西,沿着山坡又买了一些荒地、荒山,把之前三百多亩的银杏庄子,扩大到了八百多亩地。
这八百多亩地说起来不少,却有近一半是荒山,另一半也都是些临山的砂砾、贫瘠的薄田,在一般人眼里根本没多少价值。江冬生去衙门里卖地,还被赵推官请过去,亲自规劝了一番,见江冬生坚持,这才让人给办了契书。
这边,婆媳两个把祭田的事儿搞掂了,这才想起来知会江寒。当然,还有另外一件事需要江寒去做,那就去宣城把江老太爷和江家人的坟茔都迁过来。
周老太太这么一说,江寒略感惊讶之下,也没多问,一口应下,只说寻空儿回宣城一趟迁坟。
忙碌着,中秋节到了眼前,庄子上的庄稼基本都收了。
庄子上的大片田地里,放眼望去,一片空旷,田地重新整过,施肥之后,准备种植冬小麦了。
宋正行在庄子上住了大半个月,等着收获完成,这才随着新收获的杂粮谷物、红薯马铃薯一起,返回了平京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