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周氏看面带微笑,一派娴雅从容的媳妇儿,真是越看越满意,也自然难免有些感慨。
曾经,一家子偏居宣城,日子安稳,儿媳妇却对江家不中意,吃喝花用无度,还泼辣剽悍,待儿子也从来没有知冷知热的时候……日子过得见天价鸡飞狗跳,没有宁日。
经历了战乱、逃难,媳妇儿知道过日子挣钱了,脾气却更坏,对她指桑骂槐,和街坊邻里也交恶甚多……直到,被潘婆子推倒磕伤头,醒来后,就像突然醒悟了,又像换了个人,铺子越开越大,买房子置地,待人接物也完全变了个样儿。
周氏不是那种偏袒护短的糊涂娘,自然知道自己闺女如今性子乖戾、言语刻薄,非常不招人待见。但儿媳妇却一直担待着,以礼相待,锦娘母子在江家的吃喝用度无不周到,临走了,连母子俩回去的吃用都想到、准备好了,兄弟媳妇儿能做到这一步,连她这个做人母亲、做人外祖母的,自问也不能更好了。
周氏心中感慨无限,看着宋玥道:“恁不必太过自谦。有恁这样的媳妇儿,江家、寒哥儿都该知足了。”
听周氏说着话又转到儿子江寒身上去,宋玥怕她下一句又要说什么保证江寒不变心、不纳妾的,就果断地把唐家酒肆的话题拎出来。
“……唐娘子这一向没少帮衬咱家,她们家要开酒肆,可算得上是大喜之事了,我就琢磨着,准备点儿像样的贺礼……”
说着,把自己的计划打算说出来,让周氏帮她参详。
周氏见她这般,知道不愿提及江寒的事,还只当是媳妇儿得知儿子纳妾心中难受,不愿提及,心中难免替媳妇儿感伤一回,自然也暗暗地骂了儿子一顿,脸上的笑容却越发慈爱温和,顺着宋玥转了话题,讨论起给唐娘子、唐家送贺礼的事情来。
说了一会子闲话,两个孩子洗完手跑回来,青梅也托了两碗果子回来,两个孩子爬上榻,一人一碗吃地开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