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他从怀里掏出那两封信,打开第二封,细细看上面的字。
字迹确实像大长公主的字,但细看之下,又有不同。
大长公主年迈,提腕写字,气力不足,所以笔力不深,字有断续,不够连贯。
可他手中这封信,字迹很像大长公主,但笔力透纸,字体流畅,一气呵成。
应该是个气力旺盛的年青人所写。
他为何要假借大长公主的笔迹写这封信?
想到这里,李翊福至心灵,瞬间想到另一个疑点。
按着大长公主缜密的心思,她若是派人送赵嬷嬷与信酒去睿王府,一定是她的亲信之人。
而交待亲信之人办事,是不会再多此一举的另写一封信示下的,而是直接口头安排他去做,以免留下证据。
所以这第二封信,明显是送信之人,怕他看不懂当中玄机,特意在信中写明是人和物都是送给睿王的,又是仿照大长公的笔迹写,无疑是在替他指明方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