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快来体验!!!
“常山郡在冀州西北麓,为高祖所置,因依于北岳恒山,故名为恒山郡,后文帝继,为避帝之?名‘恒’故改名为常山郡。
“所谓滹沱河,司马迁《史记》中称为恶沱,而《山海经》则名之?曰滹池。滹者?,呼啸也,沱,滂沱也。至于为何以此名之?,咳咳,大家见眼前之?景,想来不必我再?多言。”
河流湍急,千堆滚雪,有?种拍岸碎石,要将一切击溃的凶猛。
荀柔被带着水汽的冷风扑脸,呛咳了几?声,觉得老子李耳写《道德经》时,定是没见过这样的河流,否则定不会?认为水是天下至柔之?物。
还柔呢,天下凶兵也不为过。
“此河发于并州雁门郡戍夫山一带,先经夏屋山、句注山向西,自原平县再?折向东,横穿太行,自上俯冲而下,水积高势,故而如此汹涌。此地心之?引力,万事万物皆受此力,欲上则必抗其力,欲下则受惠于此,先前在家时,我们有?一课曾专门讲过。”
无论常山还是滹沱河,都是军事要地,在历史上也留下不少痕迹,荀柔在河岸边一路缓缓讲完,放学生们自行组队,或绘制山川地图,或观察水势,查验清浊。
当然,也有?如荀铮一般,天生对地理少点天赋,走到野外就不分?东西,地图就看不明白,那?只能原地生火烧水,准备饮食。
荀柔说了半天话,坐下休息,侧眸向旁看去。
从方才?起,就有?两个青年一直牵马跟着他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